监理制度已经实行了31年,这31年来,监理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城市化发展和中国经济腾飞做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随着政策调整和行业变革的加剧,监理行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让人看不明白,一系列不合理的现象让人迷茫,甚至被戏称为“中国监理的世界未解之谜”。
未解之谜之一:权责不对等
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监理代表职能部门行使监管权力,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在现实中,往往是责大于权。
近些年来,因为工程安全事故监理受牵连的越来越多、所担责任也越来越重,监理入刑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对此,监理人心有怨言却又倍感无奈,也是众多监理人心灰意冷选择退场的重要原因。
所以,也希望未来的监理权责划分能更加详细和明确,也希望每个监理同行都能安全安然!
未解之谜之二:干的多挣得少
监理收入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在于行业的整体利润不高,形成了待遇低—留不住人—服务质量差—收不上价格—行业不景气—待遇低.....的恶性循环。
而且近两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整体低迷和各种成本的不断上升,建筑市场的整体规模和利润增长在普遍下降,再加上监理取费本来就不高、入行的门槛较低、恶意竞争严重,很多监理企业甚至出现了不干等死、干了赔钱的极端情况。
因此,在提高并放开监理取费、引入市场灵活调节机制的口号宣传了很多年后,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真正的把问题的解决落到实处。
未解之谜之三:监理的处境日常尴尬
监理本身要为工程的质量安全负责,然而在现实中监理服务被局限十分严重,基本上只体现在施工阶段,甚至仅被局限在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而且有更加边缘化的风险。
比如近些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开始自己组建有关机构来取代监理,有些建设单位虽然聘用了监理,但也是为了应付规定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直接同施工单位打交道,绕开了监理的监管。对于监理工程师的指令,也是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就置之脑后。
如此这般,怎敢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百分之百合格?真要是出了问题,监理**就会连带背锅。
未解之谜之四:对监理的要求不切实际
有的建设单位认识到自身的**力量有限,确实是想委托监理单位帮助自己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但对监理工作了解不足,对监理的期望不切实际,只想着花少的钱,让监理干更多的活。
而有的单位,则把监理当做摆设,甚至是签字工。他们认为平时不需要监理人员在现场,等到验收等关键时刻,监理能到现场签字就行,它要求的只是一个形式,文件中有监理就行,所以他也只需要付给你、一点点费用就行。
监理人的尊严,就在这一次次挣扎中消耗殆尽。
未解之谜之五:资质会不会取消
关于监理资质取消与否的讨论向来都是行业所关注的焦点,结合国家“放管服”的整体部署和要求,以及招标代理等工程资质取消的相关经验,我们基本可以确定监理资质的取消是大概率的事。
然而具体的规划和时间表迟迟未决,终究会让时刻神经紧绷的监理人心神不定。
全过程咨询是不是万能解药
引导监理开展全过程咨询是国家推进监理行业创新发展指导纲领的重要内容,自2018年5月推行全过程试点后(其中监理企业是主力),目前已经有近十个省市已先后出台了本省市的全过程咨询改革方案。
全过程咨询虽然是一条不错的监理转变之路,但是是不是**的一条我们不敢轻易下结论,在短期能否达到应有的效果我们只有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