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看过《水浒传》、《隋唐英雄》等传统侠义小说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在江湖当中混,但凡是有点名头的,都会有个所谓的“外号”。
这些“外号”多是道上的朋友们所公认的,有的是根据当事人的特长和技能所起,如智多星吴用、神行太保戴宗、浪里白条张顺等等,有的则是根据当事人的性格和品质所起,如及时雨宋江、小孟尝秦琼等等。
作为建设工程江湖中混迹了30年的中国监理,曾有过伴随共和国共成长的荣耀,也有奥运后大爆发的巅峰,更有30而立的迷茫,于是也有了不少朋友圈所给予的各种各样的“诨号”。
一是代签员。目前国家实行的是强制监理制度,虽然有些省市已经开始尝试部分项目不再强制监理,但大方向没有改变。不少建设单位为了节省资金,将监理费压的很低,如果按照建设标准委派监理团队进场,监理单位肯定是稳赔不赚。
赔本的买卖当然没人愿意做。于是部分建设单位明言我不要求监理真正发挥作用,只要你们监理单位和总监按需求签字就行了,少说话不挑事、睁只眼闭只眼,好好当好代签员就行了!
二是绊脚石。监理的主要任务是监管,并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负责。所以一个好的监理应该是照本宣科、遵章办事、铁面无私的。然而在当下建筑市场乱像频出的背景下,一个好的监理总是不受某些人的待见。
他们嫌你挡了他们弄虚作假赚钱的道道,嫌你打掉了他们开小差、偷懒的心思,嫌你强制返工耽误了他们向领导的邀功……,于是监理就成了他们眼中的绊脚石、拦路虎。
三是冤大头。当监理没挨过骂、受过伤的基本不存在。业主认为监理拿钱却偷懒,骂。不听自己的“奇葩”指令,骂;施工单位认为监理多嘴,骂。嫌你碍事,骂。出了问题不管原因,还是骂;监理单位的老总被业主投诉,逮着监理骂。监理费要不回来,还是骂;常年没假期、赚的少,回家还有可能被媳妇骂……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监理这个工地冤大头。监理处处被当做出气筒、冤大头的根本原因是责全不对等、定位不明晰、地位低一等。如果源头上改变不了,监理冤大头的身份肯定改变不了。
四是背锅侠。项目上出什么差错了个被问责的肯定是监理,各种抽查担惊受怕的肯定有监理,出了安全事故那就更不得了了,监理被抓、进局子的更不是什么新闻,作为监理在项目建设中随时都有可能为各方背锅。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背锅,为监理重。监理的锅,多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的类型,说多了都是一把辛酸泪。憋屈了,我的锅。
造成监理如此境遇的原因在哪?
监理本身是法律规定执行,受雇于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现场操作起到监督作用的第三方。
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变了味。**建设单位迫于国家强制性规范聘请监理,但在骨子里却对监理持怀疑态度,而是更愿意相信自己,于是又自己另建项目管理班子,造成监理的地位尴尬和边缘化;另一方面,施工单位与监理又有着天然的对立面,被施工方认为有些“碍手碍脚”,再加上部分素质低下的监理的吃拿卡要等违规行为,使得双方的对立更加深刻;此外,长期以来,质检、安检等部门的监管权力没有向市场开放,只是根据法律部分委托给监理,对于某些管理者而言,监理的重要作用在于促成灰色交易。一个“好”的监理,往往可以准确地找到建设方与行政管理方都愿意接受的方式避开正规程序,“妥善”地解决问题。然而一旦出了问题,监理就成了很好的替罪羊。
近两年来,监理制度改革不断加快,取消强制监理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实践证明,监理制度存在正面意义早已被反复证明,先别说短期内不会取消强制监理,就算是取消监理制度,监理也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而不会彻底消灭。
监理的尴尬地位既有历史原因,也有行业跟不上时代快速发展的自身原因,作为监理企业要审时度势、加快创新改革步伐,具体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